
羅茨泵轉子型線和總體結構基本原理
2012-05-17
羅茨泵的轉子有四葉螺旋形的,也有雙葉直齒形的。它橫截面的外輪廓線稱為轉子的型線(或齒型)。工作時兩個轉子靠傳動比為1的齒輪來帶動,其轉子間表面不接觸,但其間隙要保持一定,這樣轉子的型線必須做成共轆曲線,即滿足齒廓嚙合基本定律的一對齒廓曲線,稱為共扼曲線。也就是只要給出一條曲線,就可做出一條與之相應的曲線。這樣,轉子型線可做出很多對來,均能滿足運動要求。但實際上選用齒型時還要考慮如下幾個條件:
①應滿足泵有的工作性能,為增加抽速,容積利用系數(shù)要盡可能大,也就是說轉子所占的面積要小。
②有良好幾何對稱性,保證運轉平穩(wěn),無噪音,互換性好。
③要保證齒型具有足夠的強度。
④容易制造,易得到較高的精度。
實際上能滿足這些要求的轉子齒形常用的有三種:即圓弧線齒形、漸開線齒形和擺線齒形。目前國內外的羅茨泵多采用前二種型線,而少用擺線。
型線設計分兩個步驟:
1)理論型線設計,保證兩轉子在旋轉的各個位置上始終相互嚙合。
2)實際型線是在理論型線的基礎上作出來的,它保證在運轉中兩轉子永遠保持一定的間隙沒有理論型線的設計,就不會得出正確的齒型,而工程上只有正確的實際型線,才能保證泵的可靠運行。
